是境内各地民间小戏的总称。新中国成立以前,各地的花鼓戏名称很不一致,名目也很繁多,多是以其所在行政区划来命名。
长沙花鼓戏
长沙花鼓戏是指在古长沙府及其所辖的十二县即湘潭、株洲、沉江、浏阳、宁乡、善化、平江、南县、醴陵、益阳、安乡、南县、华容等地流行的花鼓戏,也是指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的花鼓戏,是中影响非常大的一种。一般而言,长沙花鼓戏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:即演出规模与行当体制看,可分为两小戏、三小戏和多行当的本戏三个阶段。
常德花鼓戏
一般说来,常德花鼓戏盛行于常德、桃源、澄县。在清道光年间就有了“花鼓戏”的称谓。在沉水、澄水多以常德官话的地区,花鼓戏多以正宫调为主要声腔,被称为常德花鼓戏。常德花鼓戏的正宫调,音调淳朴,结构简单,口语化强,易学易记。在演唱上的特点就是每句句尾均用假嗓翻高八度。
邵阳花鼓戏
邵阳花鼓戏因其发祥于于邵水之南的邵阳县而得名,当前主要流行于今邵阳市及周边各县市,由当地的民间歌舞“对子花鼓”(或叫“打对子”)、竹马灯(或叫“车马灯”)发展而来。因为它的戏白同邵阳地区的方言相结合,采用邵阳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,因而被称为邵阳花鼓戏。
零陵花鼓戏
零陵花鼓戏源于祁阳的花鼓灯与道县的调子戏,旧时称为“花灯”或“调子”。祁阳花鼓戏以祁阳话为舞台语言,语气平稳,声调柔和。调子戏以道县话为舞台语言,语气粗犷,声调高亢。在新中国成立以后,两路合流,统一使用祁剧中永河路的舞台语言,并定名为零陵花鼓戏。
衡州花鼓戏
衡州花鼓戏流行于湘南各地。以衡州方言为舞台语言。主要声腔为“呐子牌子”和“川子调”。1954年,将其更名为衡阳花鼓戏。各县成立专业剧团时,都统称花鼓戏并冠以县名。
岳阳花鼓戏
岳阳花鼓戏是一种土生土长于湘北农村的地方小戏,俗称花鼓子、翁琴戏。其声腔主要有锣腔和琴腔两种形式;其舞台语言是采用岳阳的地方语言。岳阳花鼓戏流行于今岳阳、临湘以及湘鄂、湘赣毗邻的数县。作为一种地方戏,其形成和发展同样是特定地区经济、地理文化、民俗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